业务定位
核心是破解微供指绩效 “主观模糊、责任模糊” 问题,建立工单积分、考核指标与人员绩效的关联机制,实现绩效量化评价。覆盖微供指全岗位的月度(聚焦工作职责、业务管控)与年度(结合月度均值、重点任务、专项考核)考核,同时向多部门推送工单指标数据,支撑跨部门考核协同。引入大模型后,进一步实现 “一工单一智评”,通过智能分析工单属性动态调整考核维度,推动绩效从结果评判转向过程管控与智能决策,助力团队效能提升。
核心功能要点
KPI指标库管理:内置工作职责类(如工作任务完成度,分多等级评分)、业务管控类(如工单监控)核心指标;支持自定义指标配置公式编辑器,自定义指标需考核小组审批。大模型可分析历史考核数据与业务结果的关联规律,推荐指标优化方向。
权重与算法配置:内置月度(工作职责与业务管控各占50%权重,扣减减项得分)、年度(多维度加权计算)绩效公式;支持按工单类型 / 等级调权重。大模型可依据实时业务场景(如暴雨抢修)动态调整权重,并留存算法版本支持回滚。
考核周期设置:含月度(自然月结算)、年度(自然年结算)基础周期,兼容日/周/季度及自定义周期;不同周期关联对应算法,可设自动计算触发时间。
自动化考核计算:对接多系统抓取工单数据,大模型通过零样本学习精准识别异常工单(如误报、重复)并生成根因报告;支持实时(工单完成10分钟内更新)与定时计算,自动生成多维度得分排名。
绩效反馈与溯源:分员工端(查得分、趋势)、领导端(查整体效率)看板;可穿透查看工单原始记录。大模型化身 “绩效教练”,基于得分数据推送个性化改进建议与培训课程,还能预审申诉材料提升复核效率。
辅助管理:大模型实时监测绩效数据,对异常波动、工单超时提前预警;支持操作日志审计、报表导出,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实现考核规则智能问答与解读。
一、核心目标落地
紧扣“绩效评价从主观模糊向数据量化转变”核心需求,明确微供指班长、安全员、班员的考核责任边界;实现月度(聚焦工作职责+业务管控)、年度(结合月度均值+重点任务+专项考核)考核,同步向相关部门推送工单指标/积分数据,支撑跨部门考核协同,减少人工统计误差,提升考核效率与公平性。
二、核心功能实现
1.KPI指标库搭建:内置工作职责类(工作任务完成度、协同配合效果等,按等级分评分)、业务管控类(工单监控、工单分析等,对应等级分)指标;支持自定义指标,通过公式编辑器配置逻辑,自定义指标需考核小组审批生效。
2.权重与算法配置:嵌入月度(工作职责+业务管控各占50%,扣减减项得分)、年度(月度均值×60%+重点任务×20%+专项考核×20%+加减分)绩效公式;支持按工单类型/紧急度动态调整权重,留存算法版本可回滚,减项扣分按规则执行(如数据造假扣10分)。
3.周期与自动化计算:覆盖月度(自然月,次月5日前完成)、年度(自然年,次年1月15日前完成)周期,兼容日/周/季度及自定义周期;对接多系统自动抓工单数据,清洗异常数据,支持实时(工单完成10分钟内更得分)、定时(每日/每月自动计算)计算,生成个人/班组排名。
三、流程与监督闭环
1.考核流程线上化:月度实现“数据采集→审核审批→初评→公示→确认”全流程(按规定时间节点推进);年度新增“述职报告提交→综合评审→结果确认归档”环节,节点自动提醒,全程留痕。
2.监督与反馈:每月自动抽查考核数据,核查数据真实性,月底备份考核数据;开发员工端(查得分/趋势)、领导端(查整体效率/指标)看板,支持工单溯源(查看原始记录);提供线上申诉通道,公示期内提交异议,1个工作日内复核反馈。
四、交付成果
交付可投产的绩效考核系统(前端+后端),同步输出功能文档(需求说明、操作手册)、接口对接验证报告、历史数据初始化成果、用户培训记录,确保系统贴合业务规则,满足考核全流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