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传统瓷器鉴定门槛高、信息分散问题,整合全球200+博物馆瓷器数据,提供权威结构化数据库
首创"AI+专家双重鉴定"模式,用户拍照即可获得釉色/年代/窑口预测,准确率达89.3%
立项过程:
与XX瓷器研究会合作开发,历时3个月需求调研,收集陶瓷学者/收藏家200+份问卷,确定"查询-学习-社交"核心链路。甲方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景德镇陶瓷专题数据接入。
核心模块:
智能查询:
支持釉色/纹饰/年代多维度筛选
模糊搜索(如"青花缠枝莲纹")联想补全
AI鉴瓷:
拍照识别瓷器特征,输出年代概率分布
生成可视化鉴定报告(含相似馆藏对比)
收藏社区:
用户创建个人瓷器库,支持添加自定义标签
同好圈层交流(带鉴权的内容发布系统)
功能路径:
首页 → [拍照识别] → 结果页 ↔ 收藏夹
↘ [文字搜索] → 详情页 ↔ 分享
团队构成:
产品1人(本人)/ UI 1人 / 前端2人 / 后端1人 / AI算法1人
开发周期:2023.6-2023.11(含2次迭代)
我的职责:
主导需求文档编写,设计瓷器数据JSON结构化方案
实现微信授权登录+收藏同步逻辑(利用云开发SDK)
搭建AI服务通信层(WebSocket图片分块传输)
技术亮点:
采用「分片加载」解决高清文物图片渲染卡顿
自研混合缓存策略:SQLite本地缓存 + 云端LRU淘汰
难点:瓷器细粒度分类模型优化(解决釉色反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