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接口平台(API);
2.支持多种接口风格(REST、RPC、GraphQL等);
3.软硬件协议支持(统一封装+插件);
4.可观测(日志、流量、接口状态等);
5.安全机制(网关、可私有部署、加密传输、访问权限与数据隔离等);
6.第三方接口封装(邮件、短信等);
7.API全生命周期管理(定义、开发、测试、调用、监控、关闭等)。
1.统一接口设计;插件机制;
2.软硬件对接;第三方接口封装;
3.难点1:如何实现接口的统一设计;
4.难点2:软硬件对接兼容;
5.难点3:如何统一封装第三方接口;
6.解决路径:抽象设计(面向接口设计)+具体实现(插件机制);间接硬件对接(与硬件适配的软件,小插件导出硬件数据,动态库);宽字段设计,保证数据结构兼容绝大多数第三方接口,且增加预留字段,用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