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减重门诊患者“长期记录难、随访弱、复诊率低、线下流程繁”的痛点,建设一款面向患者的微信小程序,打通预约、健康数据记录与科普教育,提升就诊转化与随访效率,沉淀可用的个体化管理数据。
与医院减重门诊沟通中发现:登记依赖纸笔/Excel、电话回访效率低、科普素材分散、患者缺少每日打卡激励。我们提出“小程序+后台”的轻量方案,明确数据口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BMI 等)与隐私合规(微信授权、最小化采集),分两期实施:1 期上线图文内容、体征记录与预约,2 期上线趋势分析与饮食运动打卡,逐步完善闭环。
用户与鉴权:微信授权登录/手机号一键登录,用户协议与隐私政策展示。
首页总览:快捷入口(记录、宝典、我的),近期数据与待办提醒。
体征记录:体重/BMI、腰围、血压、血糖等快速录入;历史记录与趋势图;达标提示。
饮食运动打卡:三餐/加餐/运动打卡,基础建议与能量参考。
宝典内容:分类浏览减重与营养科普,搜索、收藏、点赞。
预约挂号:按科室/医生提交预约意向,状态提示与结果通知。
问卷/诊断:首诊信息采集,辅助医生评估。
医生测量:门诊端测量结果同步到患者侧展示。
消息通知:记录提醒、复诊/随访提醒。
个人中心:资料编辑、隐私设置、退出登录。
核心路径:首次进入→授权登录→完善资料→日常记录(体重/饮食/运动)→查看趋势与建议→阅读宝典→一键预约复诊。
角色与周期:1人独立全栈开发,从立项到上线两次迭代(约6周)。全程承担需求分析与技术选型、数据库设计与接口协议制定、前端UI还原与交互实现、后端服务开发与部署、接口联调与自测、性能优化与监控、版本发布与线上运维。
技术栈与架构:
前端:Vue 3 + TypeScript + Vite,配合Element Plus组件库,Pinia状态管理,Vue Router路由
后端:Spring Boot + MyBatis-Plus + MySQL,Redis缓存,JWT鉴权
小程序:微信原生框架 + Vant Weapp组件库
部署:Docker + Nginx,阿里云服务器
系统架构:前后端分离,RESTful API设计。后端采用分层架构(Controller-Service-Mapper),统一异常处理与返回格式;Redis缓存热点数据,JWT实现无状态鉴权;前端按模块分包,axios拦截器统一请求处理,路由守卫控制权限。
亮点与难点:
亮点:实现了Web端管理后台与小程序用户端双端适配,统一用户体系与权限控制;封装可复用组件库,配置化表单与列表;集成第三方支付与消息推送;完整的日志监控与异常告警体系。
难点:跨域与鉴权统一——CORS配置+JWT续期机制;并发与缓存一致性——Redis分布式锁+缓存更新策略;小程序审核限制——动态配置与降级方案;性能优化——SQL优化、分页查询、CDN加速,最终实现秒级响应与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