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动作姿势进行音乐演奏,创作乐曲,通过手机模拟乐器,进行音乐演奏
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身体,可使用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对着摄像头做动作,软件通过AI智能识别身体动作,身体每个部分运动的动作通过AI转换为对应不同乐器的演奏指令,手机模拟不同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开始演奏不同乐器。双击屏幕可以调出设置界面,可以进行摄像头切换,更改演奏乐器,也可以通过屏幕演奏相应乐器
身体动作驱动的音乐应用
1. 主界面与摄像头启动
用户点击应用图标进入主界面,默认开启前置摄像头(支持切换至后置摄像头)。
实时预览摄像头画面,并提示用户“将身体对准镜头开始演奏”。
2. 身体骨骼关键点识别
应用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如MediaPipe、OpenPose)实时检测用户身体的关键骨骼点(如手肘、手腕、肩膀、头部等)。
每个关键点的运动对应架子鼓的不同乐器(如:
左手挥动 → 踩镲(Hi-Hat)
右手挥动 → 军鼓(Snare Drum)
头部点头 → 底鼓(Bass Drum)
抬腿动作 → 吊镲(Crash Cymbal)
3. 动作驱动的音乐演奏
用户通过身体动作触发乐器声音,例如:
快速挥手 → 连续击打军鼓(连奏效果)。
大幅度跳跃 → 触发重音或特殊音效。
系统实时反馈声音,确保低延迟,增强沉浸感。
4. 设置界面(双击屏幕调出)
摄像头切换:前置/后置摄像头一键切换。
乐器配置:自定义每个身体部位对应的乐器(如将“头部点头”改为触发铜鼓)。
手动演奏模式:在设置界面中,用户可直接点击屏幕上的虚拟鼓面进行手动演奏。
5. 其他功能
灵敏度调节:适应不同用户的动作幅度(如儿童/成人)。
背景音乐:支持加载用户自定义的伴奏曲目,与动作演奏同步。
录制与分享:保存演奏片段并导出为视频或音频文件。
技术实现
核心算法:基于MediaPipe或TensorFlow Lite的轻量级姿态估计模型,适配移动端实时计算。
声音引擎:使用低延迟音频库(如FMOD或Wwise)确保音效即时响应。
跨平台支持:可通过Kotlin(Android)和Swift(iOS)原生开发,或Flutter跨平台实现。
此设计结合了趣味性与技术深度,适合健身娱乐、音乐教育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