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系统为单体架构,业务模块划分不合理,用户管理、活动配置、游戏逻辑、支付回调等功能高度耦合,导致迭代效率低、发布风险高、数据库性能瓶颈突出。随着用户量增长,系统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亟需进行架构升级。
● 采用DDD方法论重构高度耦合的单体系统,识别限界上下文,拆分为用户中心、活动引擎、支付中心等8个高内聚微服务,消除跨模块强依赖15+处,接口变更影响面减少70%,单服务发布频率提升3倍,实现团队独立开发与灰度发布。
● 基于ShardingSphere设计三库分片方案,解决用户表与游戏记录表性能瓶颈,关键查询响应时间从1.2s降至200ms,性能提升80%+,稳定支撑节日大促峰值QPS 1w+。
● 引入HertzBeat + SkyWalking构建全链路可观测体系,MTTR降低60%,接口平均响应优化35%+,玩家卡顿投诉下降40%,系统可用性达99.95%。
主导基于 DDD 的业务重构,解决系统耦合难题
● 针对模块边界模糊、功能强耦合问题,采用领域驱动设计(DDD) 方法论,识别核心限界上下文,重新划分业务边界;
● 将原单体系统拆分为 用户中心、游戏服务、广告中心、活动(场景)引擎、支付中心、消息中心、应用配置中心、交易中心 8 个高内聚、低耦合的微服务;
● 消除跨模块强依赖 15+ 处,接口变更影响面从平均 5 个模块降至 1~2 个,单服务发布频率提升 3 倍,实现团队独立开发与灰度发布。
推动数据层服务治理:分库保障高性能
● 针对用户表、游戏记录表遇到的性能瓶颈,设计并落地 ShardingSphere 分库方案(3 库);
● 支撑单表数据量持续增长,关键查询响应时间从 1.2s 降至 200ms 以内,性能提升 80%+,有效支撑节日大促、新版本上线等高并发场景。
构建全链路可观测性体系,保障服务高可用
● 引入 HertzBeat 实现外部健康监控:对核心服务进行 HTTP/TCP 探活,实时采集服务器 CPU、内存、磁盘使用率,异常 1 分钟内触达钉钉,MTTR(平均恢复时间)降低 60%;
● 集成 Apache SkyWalking 构建 APM 体系,实现分布式调用链追踪,精准定位慢接口与 SQL 耗时,推动接口平均响应时间优化 35%+,玩家卡顿投诉下降 40%。
实现业务解耦与稳定赋能
● 完成服务物理隔离与数据库独立部署,故障影响面降低 70%;
● 新架构支撑多次大型运营活动(如“周年庆礼包”、“裂变拉新”),高峰期 QPS 达 1w+,系统可用性达 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