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具体功能模块,以及对使用者来说实现的功能:
医疗叫号系统的功能模块,我们是围绕医生、护士、管理员三大核心角色及 “诊疗流程闭环” 组织设计,覆盖到 “叫号操作、队列管理、系统维护、数据支撑” 全场景,对于使用者来说:医生诊室端,我们聚焦医生日常诊疗中的叫号与患者管理,减少医生操作成本,比如一键叫号,过号自动排列、对接医院HIS系统自动拉取患者基础信息等;护士站管理端,在此模块,我们聚焦科室级队列管理与特殊场景处理,通过绑定医生-诊室-叫号队列等保障诊疗秩序;同时在管理员维护端,我们聚焦系统配置、安全管控与数据监控,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及医疗数据合规。
二、项目的主要功能路径:
医疗叫号系统的主要功能路径,围绕医生、护士、管理员三大角色及诊疗全流程闭环设计,核心是 “数据同步→角色操作→多端联动→异常兜底→数据沉淀”,具体简述如下:
首先,底层数据:实现系统自动对接医院 HIS 系统,以实时拉取患者挂号数据(含科室、医生、序号),同步至护士站管理端初始化科室叫号队列;
第二步,角色操作环节:医生登录诊室端后,可一键完成 “呼叫下一位患者→查看患者基础信息(自动关联 HIS 病历摘要)→标记就诊状态(正在就诊 / 结束就诊)”,遇患者未到诊可快速点击 “重呼” 或 “过号”(过号患者自动排至队尾),全程操作简洁无需多余步骤;护士在管理端可动态调控队列,包括 “手动调整患者顺序、为急诊 / 老年患者设置优先级、处理临时加号或退号”,同时监控全科室诊室叫号进度,避免队列积压;管理员则通过维护端完成 “科室 / 医生信息配置、语音播报模板自定义、系统运行监控(如叫号延迟告警)”,并定期导出接诊量、候诊时长等报表。
此外,全流程支持离线应急(断网时本地缓存叫号记录,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且所有操作数据实时同步至候诊区大屏与 HIS 系统,形成 “挂号→叫号→接诊→数据统计” 的诊疗闭环,既减少医生操作成本,也保障就诊秩序高效有序。
一、结合医疗行业特性,医疗叫号系统开发周期 20 周,设 4 支团队共 10 人,配置及核心职责如下:
开发团队 6 人:后端 3 人(负责队列管理、HIS 接口及 HL7 协议对接);前端 2 人(用 Vue.js/React 设计医护操作界面);全栈 1 人(跨端调试与紧急修复)。
测试团队 2 人:1 人负责功能 / 性能测试(覆盖流程、断网恢复,模拟高峰响应<2 秒);1 人负责合规测试(验证加密、日志,符合医疗安全规范)。
临床与项目支持 2 人:1 人(HIS 接口 + 临床顾问)对接业务与 HIS 系统;1 人项目经理(协调整合资源、制定双周计划、监控进度)。
二、医疗叫号系统技术栈及亮难点
技术栈:前端用 Vue 3+Element Plus 构建界面,Electron 打包为 Windows 应用;后端基于 Spring Boot+Spring Cloud,微服务拆分叫号队列、HIS 对接等模块;数据层 MySQL 存结构化数据、Redis 缓存实时队列;WebSocket 实现多端毫秒级同步,HL7 协议对接 HIS,AES-256 加密敏感数据。
亮点:断网本地缓存(SQLite)、恢复自动同步;医护操作极简(医生一键叫号,护士拖拽调队列);全链路合规(日志可溯、数据加密)。
难点:HIS 对接需适配不同厂商协议;高并发下多端同步(如急诊插队);系统可用性需达 99.9% 防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