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聚合 软件案例 基于精细化气象大数据的人工智能 短期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系统

基于精细化气象大数据的人工智能 短期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系统

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
载体:网站
技术:Python、React、MySQL、Redis

业务和功能介绍

1.1 调度负荷预测:多因素动态响应滞后
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对节假⽇、极端天⽓等突发因素响应滞后,且难以量化天⽓累积效应(如连续⾼温
导致空调负荷逐⽇攀升)和 政策调整(如分时电价引发⽤⼾⾏为迁移)的耦合影响,调度负荷预测精
度偏低。
1.2 ⺟线负荷预测:分布式电源与负荷耦合复杂
当前电⽹中光伏装机占⽐超40%的⺟线,其净负荷呈现“发电-⽤电”双向波动特性,单⽇波动幅度达
±30%,导致⺟线负荷预测误差偏⾼。
1.3 异常数据修复:诊断及修复效率低下
因设备故障、通信⼲扰、⼈为操作错误、环境突变,调度电⼒电量相关数据存在异常,传统异常数据
处理⽅法存在检测滞后、修复粗糙、⼈⼯依赖度⾼等缺陷。
1、数据仓库:
a)相关因素指标管理
b)数据管理(相关因素数据关联)
2、预测指标管理
a)预测指标管理
• 添加指标
• 删除指标
• 查询指标数据
• 修改预测指标
3、人工智能负荷预测
a) 智能预测
• 负荷指标选择
• 预测时间选择
• 预测算法选择
b) 全景回测
• 负荷指标选择
• 预测时间选择
• 预测算法选择
c) 数据显示
• 预测精度
• 实际值
• 预测值
4、自适应改进

项目实现

1)智能算法库
采⽤的智能算法模型库具备以下优势:
• 更强:⾃主研发当前世界领先的电⼒数据预测专⽤模型
• 更多:提供40种以上融合传统与智能⽅法的数据预测算法包
• 更优:⽀持最优预测策略,实现多⽅法预测结果的最优综合
• 更准确:基于全时域历史数据真实数据训练
• 更灵活:基于AI⾃进化技术,灵活辨识⽤电规律拐点,持续优化预测模型
2)AI⾃进化技术
⾃研⾯向⾼维复杂场景的优化引擎,有效解决传统优化⽅法在计算成本⾼与⾼维场景收敛效率低的问
题,实现AI预测模型参数动态优化与⾃主进化。
3.3 考虑负荷特性的异常数据辨识与修复技术
提出考虑负荷特性的两阶段异常数据辨识与修复技术,基于特征提取进⾏精细辨识与修复。
3.4 技术优势总结
AI⾃进化技术通过 精准建模、动态优化、物理-数据双驱动 实现多维突破:
1. 效率跃迁:参数优化耗时从⼈⼯3⼩时→AI 0.3⼩时,动态响应能⼒提升10倍,异常修复效率提升45
倍;
2. 精度突破:极端天⽓场景预测误差降低40%,整体预测精度98%,稳定性⼤幅提升;
3. 泛化增强:跨区域迁移误差稳定≤5%,⼩样本训练周期压缩90%。
核⼼价值:为新型电⼒系统构建“感知-学习-决策”全链条智能底座,⽀撑“双碳”⽬标与能源互联⽹
战略落地。

示例图片视频


安徽智联睿创科技有限公司
30天前活跃
交付率:100.00%
相似推荐
车辆调度系统
国内车辆调度系统经历了从手工调度到信息化调度的发展过程。早期系统主要基于简单的规则进行车辆分配,功能相对单一。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出现了G7、易流等智能物流平台,这些系统开始整合GPS定位、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实时监控、智能配载和路线优化等服务。但在算法精度、系统易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较为缺乏。 本系统前端技术栈:HTML5 + CSS3 + JavaScript + ECharts,采用响应式设计,集成高德地图API实现车辆位置可视化展示。
J2SE/JS+CSS 编写家庭云应用-HomeCenter
编写双端(容器将服务端实例的UI生成HTML5+JavaScript+CSS,并展示到移动端)跨平台家庭云和移动语音助手,Android/iPhone随时访问。 以J2SE为基础,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家庭云应用场景。无论是在线学习、家庭影院、智能家居,还是家庭安全等。 全面采用CSS技术,对用户界面进行了重大升级。CSS的引入使得用户界面更加美观、简洁,且更加易于操作。CSS通过简洁的样式和布局,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功能,并更加直观地使用各种家庭云应用。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管理系统,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具体功能模块包括地块管理、农资管理、农事管理、养分管理、专家问答、农产品管理、生产任务、库存管理、农产品种植、溯源、检测和采收包装等。这些模块为使用者提供了从地块新增、编辑到农资采购、登记,再到农事活动管理、农产品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项目的主要功能路径描述如下:首先,通过地块管理模块,用户可以新增或编辑地块信息;接着,利用农资管理模块,用户可以进行农资的新增、编辑、采购和登记;然后,通过农事管理模块,用户可以新增农事活动;养分管理模块允许用户新增和编辑养分信息;专家问答模块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可以新增问答信息;农产品管理模块支持农产品的新增和编辑;生产任务模块允许用户新增和编辑生产任务;库存管理模块支持库存的新增;农产品种植模块包括新增、编辑、溯源、检测和采收包装等功能;最后,溯源模块还支持编辑功能,检测模块支持新增和编辑检测信息,采收包装模块支持新增和编辑采收包装信息。 在技术实现上,客户端采用Flutter框架,确保了应用的跨平台兼容性和高性能;PC端采用React框架,提供了响应式和高效的用户界面。此外,项目还集成了摄像头、虫情检测设备、灌溉控制设备等硬件,通过这些硬件设备,系统能够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一种物联网网关
上传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到云端 SPI,UART, 和ADC数据按定义的格式打包通过百兆以太网上传 支持设备通过以太网在线升级 支持本地数据分析,上报预警信息。 支持远程参数配置,远程重启。 要求代码脚印小,稳定可靠。通过看门狗实现故障自恢复。 该设备要支持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场景,以太网文报文封装需支持多种下游协议。
RTK高精度定位
基于多星多频RTK技术开发,提供专业的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服务 基于强大的算法,支持大区域覆盖,多场景应用;支持硬件快速集成兼容,节约硬件成本及开发成本;具备规模化量产、更新和服务能力 1.电力方面 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制定高精度的输电线巡检路线。这种大大提高了电力运维的速率,提高了巡检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并降低了线路巡检成本 当有故障发生时,通过高精度定位设备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运行数据,可以迅速找到故障点并进行修复,缩短停电时间,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风力发电机铁塔是需要精确监测的重要设施。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满足对风力发电机铁塔监测的厘米甚至毫米级的精度要求,为后续的预警和巡检工作做好准备。 2.水库监测 水库地形复杂多变,传统的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RTK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地形、水下地形数据,为水库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的水库管理方案 RTK技术可以用于大坝的变形监测,通过实时监测大坝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大坝的安全、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在周边设置RTK接收机,实时获取水位数据,为水库的调度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同时,RTK技术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设备相结合,实现多参数的综合监测,提高水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帮助文档   Copyright @ 2021-2024 程聚宝 | 浙ICP备2021014372号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