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聚合 软件案例 【地线机器人】是一款在地线上巡检线路的机器人-地线机器人

【地线机器人】是一款在地线上巡检线路的机器人-地线机器人

2025-10-23 16:54:52
行业:安全
载体:安卓APP
技术:Android Jetpack、AndroidX、Room、kotlinx.coroutines

业务和功能介绍

立项背景与目标:

为了解决西北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巡检难度大、耗时长、人员需求大等问题,自助研发该产品,以机器人巡线的方式代替人工巡检。

软件功能、核心功能模块的介绍:

1.手动控制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以达到前进、后退、越障等目的,同时添加点位(越障点、充电点、任务点);

2.手动控制机器人云台摄像机,确定要拍照的角度、方位、缩放等信息,辅助观察线路问题;

3.通过选择添加的点位,制定任务模板、计划任务,最终发送给机器人执行,以做到机器人自动巡线的目的;

4.同步服务端和离线手持端应用的数据库。

业务流程、功能路径描述

1.将机器人运上高压线路的地线上,通过Lora或TCP连接机器人。注:Lora连接距离更远,但无法查看实时视频;

2.首次运行需要添加线路,然后人工跑一次整个需要巡线的线路,在合适的位置添加充电点、越障点、任务点,整个过程手持端和机器人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人员也需要跟随行进;

3.添加点位时,在合适的位置,人为停止下来,添加为对应的点位。添加任务点时,需要人为控制云台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位置,然后再进行添加预置点,任务执行时,一个预置点会拍一张照片。一个点位可以添加多个预置点;

4.最后根据所得点位指定任务,发送给机器人完成自动巡线任务。此时不需要手持端跟随;

5.同步数据库到服务器后,可以在网页端编辑新增任务,然后下发任务。同时服务端的变更的数据也会在手持端联网的同时,更新到手持端。

项目实现

项目分为5个模块,如下:

1.程序入口模块:仅实现入口程序,无其他功能;

2.公共模块:提供公共的服务、缓存、实体类、数据库等;

3.硬件模块:提供Lora串口连接实现、TCP连接实现、云台控制实现、实时视频播放器实现、通用于Lora、TCP连接的指令收发系统实现;

4.计划模块:提供任务点、杆塔、模板、计划任务相关功能实现;

5.主要模块:提供其余功能及界面的实现。

以上主要运用的的技术是:串口开发、TCP开发、Room数据库开发、EventBus事件通知、协程、Retrofit、Kotlin及一些“我”常用的UI框架。

我负责整个APP的研发,制定与服务器数据库同步思路,同时辅助理顺整个机器人工作流程思路。

我遇到的难点、坑及解决方案:

数据库同步问题:

问题:手持端和服务器数据库类型、结构不一致,难以分清数据的新增和修改。

解决:数据库新增UUID、更新时间字段,用UUID(之前是用的Int自增ID)判断是否是同一条数据,更新时间判断最新数据。然后查询出上次同步后所有变动的数据,发给对方,让对方做出相应的更新操作。

线路跑完后,点位需要新增问题:

问题:任务点定完之后,所有点位不能所以更改,在线路上是有序的,不能随意更改。

解决:点位自动寻位算法,将事后添加的点位放到合适的位置。

串口、TCP协议对接、调试、优化等问题,这个是靠时间磨出来的。

示例图片视频


巳午二时
1天前活跃
方向: 移动端-安卓、桌面端-桌面端其他、
交付率:100.00%
相似推荐
基于多模态乳腺类疾病智能诊断系统
业务和功能介绍 立项背景与目标 针对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主观性强、效率低下、多模态数据(超声/钼靶/文本)难以整合三大痛点,本项目旨在开发一套基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乳腺病变智慧诊断系统。核心目标是通过AI实现病灶的精准、自动识别与分类,为医生提供高效的“第二意见”,助力提升早期诊断率。 软件功能与核心模块 本系统是一个端到端的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其核心智能由我主导的数据与算法引擎驱动: 多模态数据预处理模块:自动标准化处理DICOM影像与临床文本,为模型提供“干净数据”。 AI智能分析引擎(核心): 病灶分割模块:精准勾勒病灶边界。 多模态融合分类模块:深度融合影像与文本特征,实现良恶性判别与BI-RADS分级。 结构化报告生成模块:一键输出含关键特征与诊断建议的标准化报告。 业务流程与路径 数据输入:医生前端上传患者多模态数据。 智能分析:后台自动完成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多模态融合分析。 决策辅助:界面直观展示分割结果、可解释热力图、分类结论及结构化报告。
基层医疗服务平台
基层医疗服务平台包含: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身心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居民身心健康管理系统,家庭医生服务支持系统,居民健康随访管理系统,健康信息发布系统,预约挂号系统,服务反馈与评价系统,在线诊疗系统,AI疑问识别系统。
智慧养老平台
智慧养老平台是一款整合多元化养老服务资源的综合性管理系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养老服务效率与质量。 智能呼叫模块为长者提供紧急求助与日常呼叫功能,支持一键拨号、语音识别,呼叫信息实时同步至管理端与家属终端,确保响应及时。 长者管理模块建立完整的长者档案库,涵盖基本信息、健康数据、服务记录等,支持分类查询与动态更新,助力精准服务。 设备管理模块对智能手环、跌倒报警器等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实时显示设备状态、定位信息,便于故障排查与维护。 项目管理模块整合各类养老服务项目,支持项目创建、进度跟踪与效果评估,满足机构多样化服务需求。 服务管理模块实现服务预约、派单、验收全流程线上化,结合评分体系优化服务质量,提升长者满意度。 角色管理与菜单管理模块通过精细化权限配置,为管理员、护理员、家属等不同角色分配专属操作权限与功能菜单,保障系统安全与高效运转。 平台全方位覆盖养老服务各环节,为机构、长者及家属搭建便捷、智能的服务桥梁。
轻量级实时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该项目致力于在提高现有医学图像分割模型的实时高效性、适应不同数据的能力,在提高现有医学图像分割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其计算量和参数量。并完成相关文档撰写,论文及专利转化。在 Intel 酷睿i5 CPU、1000×1000分辨率图像上不做任何推理加速处理的模型推理时间为168ms左右,分割准确性相对于现有模型进一步提高。自研的上采样与下采样策略在其它模型上均能达到约1%以上的性能提升,具备很好的即插即用能力
村医工作站
村医工作站针对农村地区村医 “诊疗经验有限、文书记录繁琐、患者档案管理分散” 的痛点,提供一站式辅助解决方案: 1. 首页:AI 医疗问答模块(高频辅助入口) 作为村医日常诊疗的 “即时咨询工具”,聚焦医疗相关问题解答,覆盖村医常见需求场景。 2. 病例模块(核心诊疗记录工具) 解决村医 “病例记录繁琐、格式不统一” 问题,支持 “手动 + 语音” 双模式录入,提升记录效率。 手动输入:提供结构化模板(含 “患者姓名、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 等字段),村医按提示填写,避免漏项。 语音录入:集成科大讯飞语音转文字技术,村医口述病例内容(如 “患者张三,男,65 岁,主诉咳嗽 3 天,无发热”),系统自动识别并填充至对应字段,支持手动修改识别误差(如 “咳嗦” 修正为 “咳嗽”)。 病例管理:按 “患者姓名、日期” 筛选病例,支持查看、编辑、删除(需二次确认),病例数据本地 + 云端双存储(防止丢失)。 3. 患者模块(基础数据管理中心) 村医维护患者档案的核心模块,为病例记录、诊疗方案生成提供 “患者基础信息支撑”。 核心功能: 患者信息管理:支持 “新增、修改、查询、删除” 患者信息,字段包含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史” 等,其中 “既往病史、过敏史” 可关联至病例模块,自动填充(减少重复输入)。 患者标签:支持给患者添加标签(如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随访对象”),便于村医快速筛选重点管理人群(如定期随访时,直接筛选 “糖尿病” 标签患者)。 业务价值:建立村医专属的 “患者档案库”,避免患者每次就诊重复询问基础信息,同时通过标签管理,提升重点人群随访效率。 4. 诊疗方案模块(核心辅助决策工具) 依托大模型技术,将病例数据转化为结构化诊疗方案,为村医提供专业参考,降低诊疗决策难度。 5. 我的模块(账号与合规管理模块) 保障系统使用合规性与账号安全,是村医使用工作站的基础前提。 账号管理:支持修改密码、绑定手机号(用于密码找回)、切换账号(如多村医共用设备时,快速切换个人账户)。 医师执业认证:村医需上传 “医师执业证书” 照片,填写证书编号, 实名认证:需填写村医本人身份证号,完成人脸识别(可选,提升账号安全性),避免账号冒用。
帮助文档   Copyright @ 2021-2024 程聚宝 | 浙ICP备2021014372号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