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项背景和目标
针对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错配、合作效率低下等痛点,立项开发UniLink+平台。目标是通过AI技术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资源的精准匹配,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技术验证服务,为高校盘活闲置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项目机会。
2、软件功能、核心功能模块的介绍
VeriMind™ AI引擎:企业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在60秒内生成2-3套技术验证方案,预测成功率,并智能匹配高校团队和实验室资源
三端服务系统:企业端(需求发布、项目管理、财务中心)、学生端(项目大厅、任务看板、团队协作)、高校端(设备管理、资源预约、项目监督)
项目Copilot助手:AI全程指导学生执行项目,提供步骤指引、问答咨询、数据分析反馈
托管支付系统:分阶段支付、资金托管、多方自动结算
激励体系:VI信用分动态评分、DDC数字能力证书自动生成
生态扩展:知识资产交易市场、创意悬赏擂台、VC投融资直通车、导师合伙人匹配
设备预约系统:支持实验室设备预约、冲突检测、签出归还管理
互评系统:项目完成后三方互评,评价结果影响信用分
3、业务流程、功能路径描述
企业发布需求 → AI生成方案并匹配团队 → 签署协议并托管资金 → 学生在AI Copilot指导下执行项目 → 分阶段交付审核 → 托管资金分期释放 → 三方互评 → 生成DDC证书 → 优质项目进入VC通道或知识市场交易
1、整体架构和设计思路,不同模块使用的技术栈
采用Next.js全栈架构,前端使用React 18 + TypeScript + Tailwind CSS + Shadcn/ui构建响应式界面,后端基于Next.js App Router的API Routes实现RESTful API,数据库采用MongoDB + Mongoose进行数据建模。AI服务集成书生AI(InternLM)深度思考模型和DeepSeek,支持流式输出(SSE)。认证采用JWT + bcryptjs,支付采用自研托管账户机制。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33个数据模型覆盖用户、项目、团队、设备、支付、评价等全业务场景。
2、"我"的负责模块和结果(尽可能量化)
作为独立开发者,我负责平台100%的功能开发,包括:
设计并实现93个API接口,覆盖11大功能模块
开发33个MongoDB数据模型,建立完整的数据关系
集成2个AI大模型服务,实现流式响应和深度思考模型切换
构建15+个前端页面组件,实现企业/学生/高校/管理员四端功能
实现VI信用分系统,支持10+种加减分事件和衰减机制
开发设备预约系统,实现时间冲突检测算法
构建托管支付系统,支持分阶段支付和多方结算
3、"我"遇到的难点、坑,和解决方案
难点1:AI流式数据处理 - 书生AI的流式响应需要处理Server-Sent Events,解决方案是实现自定义SSE解析器,支持逐字展示和打字机效果
难点2:复杂匹配算法 - 需要综合技术契合度、经验相关性、成本效益、VI信用分等多维度进行智能匹配,解决方案是设计加权评分算法并通过AI增强语义匹配准确性
难点3:设备预约冲突检测 - 时间区间重叠判断的数据库查询优化,解决方案是使用PostgreSQL的OVERLAPS操作符思想,在MongoDB中实现等效的时间重叠查询
难点4:多角色权限管理 - 企业/学生/高校/管理员四种角色的细粒度权限控制,解决方案是在API层实现基于JWT的角色验证中间件,每个接口独立鉴权
难点5:AI服务降级 - 书生AI API密钥域名限制导致本地开发受限,解决方案是实现Mock服务,通过配置开关实现真实API和模拟服务的无缝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