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据企业的深度需求和未来价值,以实用性和扩展性为企业量身定做。实现煤炭地销业务流程从调拨发运通知单到自动识别进矿、排队签到、门禁入厂、无人过磅管理、自动识别出矿等环节的标准化“大闭环管理”,杜绝人为作弊行为,降本增效。规范各业务节点流程,业务逻辑控制严密、设置灵活,加快销售系统向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确保企业使用该系统五年不落后,十年不淘汰。
项目具体实现目标:
(1)实现煤炭地销业务闭环管理,根据煤矿业务实现煤矿地销业务闭环智能管理,矿领导及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安全验证后可随时随地针对业务流程各环节数据查询、决策。
(2)实现进出矿车辆管控自动化:通过车牌识别技术+上磅码技术相结合,作为相互验证的方式,避免作弊或无法识别车牌的情况,实现出入车辆自动识别运输任务、环保政策等,自动(或人工)核验放行,提高效率。
(3)利用电子围栏和语音叫号,针对车辆的签到排队,实现车辆的进出矿有序管理,以便煤矿了解车辆的分布情况。
(4)实现磅房计量无人值守:通过车牌识别技术+上磅码验证身份、红外光栅等防作弊技术,实现车辆称重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过磅,并解决原系统中道闸频繁砸车及频繁换纸等不系统健康现象。
(5)实现全过程可安全追溯,建立完整的日志机制,包括信息动作日志、操作日志、设备运行状态日志等。
(6)实现权限可控,角色级自定义功能,由矿方管理人员根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内容,灵活建立账户、分配相应权限。
(7)建立智能化集控中心,增加对出入厂、汽车衡计量等环节的实时数据与视频远端监控,把握各环节实时运行动态,并可各业务环节进行实时监管与远端控制。
(8)建立完备的容灾备份机制,数据库采取增量备份,服务器采用镜像级备份,可预防事故并及时恢复数据,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系统吻合信创架构,为政府国产化要求做好准备。
智慧矿山运销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范围包含以下模块:
(1)煤矿运销管理系统;
(2)客商平台
(3)司机平台
(4)门禁管理系统
(5)车辆签到排队智能叫号系统;
(6)无人值守称重系统;
(7)集控运维中心系统;
(8)BI数据统计分析;
(9)第三方系统无缝对接(集团平台或厂平台数据对接等);
煤矿运销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
该模块包含采购、销售、运输、服务合同等信息起草、审批、签订、复核、终止、作废、归档、统计分析、接入、同步等功能。
系统支持提供运销模块接口,可接入第三方运销系统,可与煤矿原有运销系统同步,并支持导入功能。
计划管理
包含总体销售计划、年度及月度的销售计划信息的录入与分解细化,编制录入年度计划,系统支持计划的分解、调整、维护。各业务单位销售计划依据月度计划录入到日销售计划中。系统可按照计划类别、计划类型、计划性质、计划版本、销售方式、交货方式等进行多维度管理,煤矿销售计划编制完成后,分配计划审批权限,由管理员审批审核后生效。
客商平台
通过煤炭运销管理系统拉取或导入合同和计划的信息,由企业或承运商/客户管理维护司机和车辆信息,建立派车计划,并将计划下发至司机。司机收到派车信息,到场完成运输任务。可有效解决煤炭运输流程中存在的痛点,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手段实现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将煤炭行业的传统线下运输业务流程转变成基于数字资产的线上业务流程。
车辆签到排队智能叫号系统
利用电子围栏、北斗定位、语音电话、微信消息等软件技术以及LED大屏、语音一体机、道闸等硬件实现车辆通过手机签到、车辆排队、语音叫号、车辆身份识别自行入厂等系统功能。
通过以上功能系统为矿区解决了车辆入厂前排队无序、叫号顺序乱、场内车辆杂等痛点,有序合理地控制排队车辆,减少秩序维护设备及人员投入,有助于矿方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和运输工作。
无人值守称重系统
利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称重系统、监控系统、红外防作弊系统、道闸控制系统、远程监管系统、LED语音播报系统、自助打印磅单系统等各类控制设备,基于云端软件、移动端APP、身份证等多重技术手段,组成针对过磅业务进行无人化自动处理的计量系统。
系统的使用可降低煤矿人力、物力成本,且能够保证车辆身份准确识别、称重数据的准确采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运煤车辆计量称重的无人化、自动化,使称重过程方便、安全、快捷、准确,同时系统能够对接煤矿运销等第三方系统,打通煤矿信息流,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集控运维中心系统
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智能测控技术、大数据技术及自动化监控技术将分散监控管理的多个磅道实现在管控中心集中监控管理,该系统将各矿各业务环节信息集中展示到“一张图”上,“一张图”对各矿合同、计划、称重、装卸货、数据统计等信息实时展示,对各矿业务环节发生的异常信息以闪烁方式预警提示,远程控制各矿磅道设备,查看各矿监控画面集中展示等。
解决方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企业产运销计量业务深度融合,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云端化、智能化等技术,整合煤矿运销全过程中的六要素,优化组织架构和梳理业务流程,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仪器仪表数据、视频信号、音频信号、控制信号的采集,同时包括音频信号的输出设备、控制信号的输出等。
数据应用层,主要是指司机自助计量的应用,工作人员通过授权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远程业务操作和远程过程监控。
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枢纽,负责协调、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